Search

#女子的咖啡店連載 第16
::不咖啡 BuCafe::

河道旁的小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女子的咖啡店連載 第16
::不咖啡 BuCafe::

河道旁的小徑內,有座磚紅外牆被綠意包圍,乍看彷彿矮人之家,卻被門上小小的招牌洩漏了底細,雖然店名叫不咖啡但貨真價實是賣咖啡的(笑)。

姑且推論這兒的主人應是喜歡與客人交流的,因為店裡有一半的座位全在吧檯區,而這真是個好消息,吧檯前可謂是咖啡店裡的搖滾區啊。入場門票則寫在牆上的黑板,今天想喝哪一支?有款配方豆名稱大概正中旅人下懷,名叫環遊世界,但其實每次踏進咖啡店我就已經有環遊世界的感覺,跟不同的人交流、喝來自各國的咖啡,坐在那一兩個小時的收穫其實不比出國一趟少。

決定今天前往的咖啡國度之後,下一步是找個旅伴。不曉得別人認識一間咖啡店的途徑是什麼,但對我而言,一間店的秘密⋯全都藏在書櫃裡!書櫃可以看見主人選書的品味,更能看出他對咖啡店的定位或期待;點好咖啡後走近書櫃,已經成為喝咖啡這件事裡最重要儀式。
(如果他沒在店裡放書⋯你只好走回吧檯去跟他聊天了XD)

於是我發現BuCafe是間享受老式風格的咖啡店,這點也能從店裡咖啡的煮法來印證,相較於現在普遍使用手沖壺製作單品咖啡,syphon反倒成為比較特殊的存在,但在過去他可是單品咖啡界的霸主呢!咖啡師看我目不轉睛,也跟著說起了些syphon的歷史跟用法。聽完只覺得它多像個隧道,咖啡豆的香氣與全部風味都緩緩被吸入,傾盡所有只為了成就這一杯。

我更在這裡找到年初去京都的回憶,當時意外踏入了一間奇異的咖啡店,今天才知道那是間道地的純喫茶(並不是7-11常見的那種),所謂的純喫茶是源自大正-昭和年間,純粹的喫茶店(咖啡店),但跟一般西式咖啡店相比通常會有幾個明顯特徵:店內有吊燈等豪華裝飾、有奶昔跟漂浮哈密瓜蘇打(我也不知道為什麼)、有書報雜誌、主客或客客之間會相互交談。***以上出自《老咖啡,好味道》

這是一種奇妙的經歷,在家鄉找回異國的記憶。但最奇妙的是,下一刻某個人拉開我隔壁的座椅,接著——
「你怎麼會在這裡!」
轉頭發現竟然是13年老友。

這個下午,除了品嚐了老咖啡好味道,更有老友陪伴的幸福味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18歲出發人生第一趟窮遊,後來的人生就充滿了冒險精神。 目前是和文字/影像/料理為伍的自遊人;最喜歡的作品,是我生活的每一天。
View all posts